2019-07-16 08:57:00
本報訊(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記者 耿蘇強)7月12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網站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通過項目。其中,由李振聲院士提名,王輝團隊完成的優質早熟抗寒抗赤霉病小麥新品種西農979的選育與應用,初評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本次公布的初評項目包括53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5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
據了解,西農979小麥新品種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小麥育種研究室于1997年用優質、高產、早熟品種西農2611作母本,(918×95選1)的F1代作父本雜交選育而成。2005年,“西農979”小麥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2004年和2005年國家黃淮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536.8千克和482.2千克,較優質對照藁麥8901分別增產5.62%和6.35%,都達到極顯著水平,最高畝產達680.0千克(淮海農場)。2005年關中灌區小麥生產試驗,6個測點平均畝產438.7公斤,比對照小偃22增產3.4%。
據悉,黃淮南部麥區小麥產量占全國小麥總產量的42.2%,是我國第一大麥區,也是我國主要的優質強筋小麥適宜生產區。該區地處我國南北氣候交匯帶,不同年份冬春氣溫、濕度變化較大,多種病害發生的嚴重程度也不同。因此,生產上迫切需求高產穩產、優質、抗病、抗逆等綜合性狀優良的小麥新品種。西農979在該區連續10年推廣面積超1000萬畝,累計種植面積1.42億畝,受到農民和糧食收購企業的歡迎,這說明它具備了穩產、優質、高產、多抗等綜合性狀優良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