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寧夏:科技創新營葺“塞上江南”

2019-08-09 15:16:51    王迎霞

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

不久前,由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帶隊的調研組來到寧夏,想通過全面了解寧夏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成就和經驗,總結欠發達地區創新發展可借鑒和復制的成功模式。

近年來,這個西北小省區堅持走開放創新、特色創新之路,煥發出盎然生機。特別是落實國務院2018年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一舉摘得科技創新領域僅有的兩項激勵措施,成為全國獲此殊榮的兩省區之一。

創新驅動牽頭,吸引優質資源向寧夏富集

“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唐代詩人韋蟾的這句詩,說的就是寧夏。

巍峨挺立的賀蘭山,阻擋了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奔騰而過的黃河,澆灌出萬頃肥沃的寧夏平原。但就是這樣一片富庶之地,新中國成立前由于時局動蕩和統治腐敗,全部專業技術人員不足400人,絕大部分現代科技領域處于空白,發展舉步維艱。

1958年自治區成立后,隨著一批科研機構和科技團體的建立,寧夏科技事業進入正軌,為農業、水利、機械、化工、地質、交通等各項事業架起了騰飛的翅膀。

然而,地域小、底子薄、基礎弱,這一不爭的現實始終牽絆著寧夏的轉型升級之路。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欠發達地區改革發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現實路徑。

寧夏人自己亦直面短板,迎頭追趕。2017年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創新驅動被列為三大戰略之首。隨后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科技支寧”東西部合作推進會連續兩年召開,目前已與東部8個省市、6個大院高校建立合作關系。

“本著‘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原則,只要是優質科技創新資源,我們全球范圍內都可以借鑒。”寧夏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郭秉晨說。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基礎在縣域。借著今年新一輪機構改革的東風,全區22個縣級科技局全部恢復單設,在全國開了先河。

這樣的寧夏,自然贏得世界關注。

攻堅最硬戰役,深度貧困區借力科技脫貧

精準扶貧,科技先行。寧夏科技工作者成為助力貧困群眾“拔窮根”的先鋒。

然而要想破除頑疾,“輸血式”扶貧顯然乏力。近年來,自治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戰略思想,啟動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走出了一條深度貧困地區依靠科技脫貧的新路。

2002年9月,寧夏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啟動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引導廣大科技人員和社會各類人才扎根農村開展科技創業服務。為確保群眾真脫貧、脫真貧,科技廳大規模、分批次選派科技人員服務基層,2012年實施了科技扶貧指導員制度。

政策導向為基礎,全面培訓為先手,項目示范為依托,寧夏通過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產業扶貧助推鄉村振興新思路。去年起,科技扶貧工作聚焦“五縣一片”深度貧困地區,在170個深度貧困村成立了37個產業扶貧工作隊,脫貧攻堅步穩蹄疾。

與此同時,寧夏借助“科技支寧”東西合作機制,增強了扶貧實效。

2018年,科技部啟動科技扶貧東西部協作行動,在貧困地區實施了小雜糧、草畜、馬鈴薯、冷涼蔬菜和中藥材5個科技扶貧項目,集中引進、創新、轉化一批先進適用技術,農民增收效果顯著。

去年,年度脫貧任務如期完成,50個深度貧困村脫貧出列,鹽池縣實現高質量脫貧退出。今年,確保4個縣區脫貧摘帽、109個貧困村出列、10萬人脫貧,打造全國脫貧攻堅示范區。這場硬仗,寧夏全力以赴。

堅持兩翼齊飛,制度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

惟變所出,萬變不從。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而科技力量之于寧夏,一方面是脫貧,一方面則是發展。這片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時期的熱土,從企業到科研院所,創新需求比任何時候都要迫切。

管理機制若不順暢,會極大地限制科技支撐引領作用的發揮。寧夏科技廳意識到,只有牽住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才會持續激發科技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于是就有了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

2018年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制定四大類科技計劃管理辦法,采取六項措施推動科技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尤其今年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科技項目形成機制改革,助推創新生態煥發新顏。

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截至2018年底的一組數字可以證明:

全區2017年R&D投入強度增幅居全國首位;大力實施“五大科技創新行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長超過61.7%;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6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9.2%,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4.14件,科技金融累計撬動60多億元,支持900多家(次)科技企業創新創業,中阿技術轉移中心在8個國家建立雙邊技術轉移分中心。

中國標準動車組鋁合金枕梁產品將替代進口,第三代核電出口機組配套鑄鋼件產品通過中國核電驗收,研制出世界最大的350公斤藍寶石晶體……談及這些成果,郭秉晨強調說:“聚集國內外創新資源為己所用,我們將不拘一格。”

針對人才之痛,寧夏將理念由“引人為主”轉向“引人引智引技并重”,鼓勵企業以“周末工程師”“候鳥式專家”等形式廣聘專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抬望眼,一個因創新而全新的寧夏正綻放出別樣華彩。

(科技日報銀川8月8日電)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www.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