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 14:17:28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中國農科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二級教授王靜經10余年系統研究,以檢得準、檢得快、檢得多為目標,在分子印跡設計、核心識別材料創制、免疫檢測增敏等核心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該團隊研發的系列快速檢測產品與確證檢測方法已在農產品風險排查與管控、快速應急處置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研發的化學污染物精準識別、檢測技術與產品在國內外廣泛應用。
特異性“抓取”技術是實現精準檢測的有效手段。10年來,王靜團隊先后成功研制了14類覆蓋109種化學污染物的分子印跡固相萃取柱。這些產品彌補和解決了農產品樣品前處理不能精準特異性提取的技術瓶頸,其系列專利群已實現了技術轉讓和成果轉化。
王靜介紹,其團隊成功制備了對硫磷、毒死蜱、克百威、三唑磷等親和性好、抗干擾能力強的44個化學污染物抗體,研制了56個化學發光、熒光、酶標記等快速檢測產品,這些快速檢測產品先后被用于多項重大活動的技術保障中,部分重點產品已經走進市場,實現了快檢產品的普及應用。
從2007年開始,王靜團隊研發了復合共凈化技術,率先高效分離了富集農產品中系列高風險農藥助劑及代謝物,解決了原本無檢測方法的難題;獲得了近十萬個殘留檢測數據,首次評估了農藥助劑及其代謝物的安全風險,推動了我國高風險農藥助劑監管政策、辦法及農藥助劑禁限用名單的出臺。(據《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