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2 09:55:00
近日,山東安信種苗股份有限公司6000平方米的現代化育苗大棚內,工作人員楊景慧向一臺機器發出指令:“小愛,請打開補光燈。”
“沒問題,開了!”隨著一聲清晰的回答聲,棚內補光燈自動打開。
“小愛”是一臺家用冰箱大小的智能控制柜,也是這個育有近200萬株甜椒苗大棚的“大腦”。棚內溫濕度、光照強度等相關條件,“小愛”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動調節,或通過5G信號完成人工遠程指示或現場語音指令。
“我們的苗子,就是在這樣舒適的環境里培育出來的。”安信種苗董事長韓吉書介紹說,“這樣的現代化育苗大棚,我們有20萬平方米,年育苗量超過1.5億株,產能和規模在國內均處于領先水平。”
全球首創“25節點育苗法”
2008年,韓吉書在家鄉濟陽創辦了安信種苗公司。為保證種苗品質,安信種苗采取了現代化的集約化育苗流程,保證苗齊、苗壯,同時探索流程優化,通過對育苗前期準備、催芽與播種、播種后管理、出苗后管理以及秧苗定植前管理等5個過程共“25個關鍵點”的精準控制,在全球首創了“25節點育苗法”。
通過“25節點育苗法”生產出的種苗,質量遠高于農戶自繁苗,但價格僅有農戶自繁苗的50%。對“25節點育苗法”,專家組的鑒定意見是:規模化育苗成苗率和整齊度提高5-10%,苗期成本比傳統育苗降低15%左右,后期增產10-15%,壯苗率和整齊度提高到95%以上。
全流程自動化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安信種苗寬敞的育苗大棚內,工人們的工作主要是操作設備。像種子播種環節,有蔬菜種子智能精播機,由于采用了人工智能技術,設備可以快速精準地抓取直徑只有幾毫米、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蔬菜種子,并準確地播種到育苗盤穴中,一人操作一臺機器,一小時可完成300盤的播種量,大約相當于傳統播種機4個人的工作量。在安信種苗園區內,像這樣的高科技和創新隨處可見。5G水肥一體化智能施肥系統、大棚蔬菜防病機器人、嫁接苗自動切割機、嫁接苗智能平盤播種流水線、頂插接智能嫁接機器人、微型智能育苗工廠、智能識別精量自動播種系統、園區智能運輸系統、病害識別與預警系統、質量管理與業財一體化管理系統等等,多項設備與控制系統,填補了行業空白。
全國建三個研發中心科研團隊超50人
番茄苗一般是一個頭,但在安信種苗小型組培室內,幾十盤雙頭番茄苗,正在恒定的溫度下茁壯生長。韓吉書特別介紹,在一定的溫度下,番茄會出現雙頭苗,在同等株數的條件下,雙頭比單頭的產量高。而且雙頭苗抗性更強,但是雙頭苗培育很難,經過不斷探索和嘗試,他們現在已培育成功。
科技與創新已成為安信種苗引領行業發展的“秘籍”。目前安信種苗擁有一支50多人的科研創新團隊,公司每年將收入的10%投入到科研中,并在濟南、北京、蘇州建立了三個研發中心,與華中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濟南大學等單位進行技術合作,并建立了山東省蔬菜工廠化育苗示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國蔬菜種苗科技協同創新中心。
盡管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安信種苗銷售額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