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 14:40:00
農業措施
(一)適期晚播。對小麥全蝕病、根腐病等發生重的田塊,推行小麥適期晚播,可有效減輕病害的侵染和發生。
(二)輪作倒茬。全蝕病、紋枯病等發生重的地塊,有條件的地方可與棉花、蔬菜等非寄主作物輪作2~3年,能有效控制其發生。
(三)選用良種。合理布局推廣抗性品種,可有效預防流行性病蟲害的發生。
化學防治
(一)小麥全蝕病。選用二氯異氰尿酸進行土壤消毒,每畝500克藥劑拌20公斤細土均勻撒施,再用12.5%硅噻菌胺懸浮劑200~300毫升對水1000毫升,拌麥種100公斤,攪拌均勻堆悶3小時。
(二)小麥黑穗病、條銹病、白粉病、紋枯病、根腐病、莖基腐病。主要選用100億枯草芽胞桿菌50克或1000億枯草芽胞桿菌20~30克拌麥種15公斤,實施綠色防控,有效解決紋枯病、根腐病危害。
(三)病蟲混發區。病蟲害混發區,可根據病蟲種類選用以上殺蟲劑和殺菌劑混合拌種達到“一拌多防”的效果。
(據《河北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