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0 08:46:18
2013年春,陜西省漢中市種子管理站在海拔1100多米的高寒山區佛坪縣岳壩鎮的貧困村大古坪村推廣脫毒馬鈴薯品種“紫花白”,比傳統品種每畝增產1225.7公斤,每畝凈增收780.6元。為解決高寒山區農民增收問題,漢中市把脫毒馬鈴薯引種到貧困高山區,加快了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
陜西漢中地處秦巴山區,屬于集中連片貧困區。今年來,漢中市認真落實產業脫貧政策,大力發展糧食和特色產業,實現貧困戶如期脫貧。市縣兩級農業農村部門緊緊抓住種子這個農業產業的“牛鼻子”,采取“良種+技術+推廣”“公司+農戶+訂單”等多種模式,走出了一條種業扶貧之路。
漢中是全國公認的優質秈稻適生區,“漢中優質大米”享譽盛名。近年來,漢中市堅持種業優先發展戰略,加快百萬畝優質稻基地建設,先后引進了黃華占、美香占2號、五山絲苗、川優6203、滇禾優34等一批優質米品種,助力脫貧攻堅。
當地俗語稱,“要吃優質米,就到黃家梁。”2016年,市種子管理站在包扶的寧強縣舒家壩鎮黃家梁村推廣優質稻“五山絲苗”100畝,平均畝產515.4公斤,比普通稻谷每畝增收490.06元。2017年以來,寧強縣的“五山絲苗”年種植面積達到萬畝以上,全縣優質稻種植比例占到總面積的七成以上。
漢中市油菜良種繁育基地于2017年被原農業部認定為全國第一批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全市油菜制種面積2.7萬余畝,占全國油菜制種面積的四分之一。近年來,農業農村部門因地制宜,以油菜良種繁育基地為核心,引導群眾大力發展油菜制種+旅游,積極培育“育種+”產業新業態,促進農民脫貧增收。市種子站指導寧強縣積極發展雜交油菜制種產業,帶動制種田種植貧困戶每畝純收入增加700元,成為帶動當地脫貧的重要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