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18:42:10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氣溫降低對生豬生產造成一定影響,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專家組提出如下五項技術措施,供廣大養殖場戶參考。
做好非洲豬瘟等關鍵疾病的防控
1、加強異常豬只的監控。凡是表現為:體溫升高、血痢、嘔吐、流涎、厭食、體表發紅、口鼻流血、出現神經癥狀等,均應進行采樣。樣品采集之后盡快冷藏或冷凍,并及時送檢。
2、做好豬場日常管理工作。減少工作人員進出場區的頻率,實現場區相對封閉,禁止無關人員進出場區。
3、做好常見多發病的防控。包括:豬呼吸道疾病(支原體肺炎、胸膜肺炎等)、胃腸道疾病(大腸桿菌病、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等)及各種皮膚病(霉菌病、疥螨、葡萄球菌病等)。
做好豬舍防寒保暖
溫度是影響生豬生長的重要環境因子。不同日齡豬對溫度應激有不同適應范圍,即豬生長發育最適溫度,可用下式估算:T=-0.06W+26,如:20公斤仔豬最適溫度為T=-0.06×20+26=24.8攝氏度(T為最適溫度;-0.06為最適溫度系數;W為豬體重;26為適溫度常數)。
嚴格執行科學的消毒程序
非洲豬瘟、偽狂犬等病毒均具有很強的抵抗外界環境的能力,其對不同消毒劑的抗性也不同,尤其是氣溫驟變降低時,消毒效果大打折扣。
適當調整日糧配方做好日常飼養管理
1、適當提高豬營養攝入量。
2、冰冷的飼料在冬季對豬群影響較大,盡量飼喂干粉料,或采用溫熱水拌料飼喂。
3、要加強對哺乳仔豬的管理,讓仔豬及時吃好初乳,提早對乳豬補料,促進仔豬的生長發育。
做好種豬培育,實施自繁自育
自繁自養有利于防止帶入外來疫源,如果確實需要引種,應事先做好相關疫病檢測工作,防止購入病豬和隱性感染豬。種豬到場后,隔離飼養40~60天,按既定程序進行免疫接種,確定無疫病后,方可混群飼養。(農業農村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