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4:38:56
為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化“四史”學習教育,12月17日上午,市農業農村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在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進行。與傳統理論學習不同,此次中心組學習直接將“會場”搬到“現場”,在全國唯一一個以“北斗導航”為特色產業的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聽、學、看、研,深入了解北斗導航產業發展規劃和重點項目建設,增強了學習的實踐性、實效性、針對性。
北斗西虹橋基地是上海市26個特色產業園區之一。近年來,通過政府支持、企業和平臺多方努力,基地已集聚了百余家北斗導航與定位相關企業,如華測、聯適、威固、海積、普適、川土等一批“北斗+”“+北斗”跨界融合的知名企業,成為國內技術綜合競爭力最強、產業鏈最完整、最有影響力的北斗第一園。通過“政府支持+平臺服務+企業集聚”三者有機結合,基地以龍頭企業引領、縱向資源集聚、橫向跨界融合等方式聚焦產業發展,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化的產業創新生態體系。
市農業農村委黨組書記、主任張國坤對基地“北斗+智能信息”產業集群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和傳統產業轉型發展上的積極貢獻給予高度贊賞。
在上海聯適導航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使用一臺平板電腦便可遠程控制農機無人化作業。在大屏幕上,多機協同試驗呈現在眼前:接收遠程指令后,一臺插秧機與拖拉機同步啟動,在指定位置靈活調頭、轉彎,精準完成預設的各項任務。
據悉,聯適導航成立于2015年,2016年,公司第一套國產液壓自動駕駛誕生并在新疆大范圍應用;2017年第一套國產農機方向盤自動駕駛誕生。例如無人駕駛農機,主要用于提高耕地、播種、噴藥、收貨等農田作業的精度,支持直線、圓、曲線等多種作業模式,實現農業車輛精準自動駕駛,同類設備市場占有率國內排名第一。
張國坤表示,降低勞動強度、改善勞動環境是農機應用的重要目的。對上海這樣的超大城市而言,在設施農業水平領先的同時,基于信息化技術的裝備農業也完全有條件走在全國前列。市民需要更多綠色、安全的鮮食農產品,蔬菜尤其是綠葉菜“機器換人”迫在眉睫。如何讓年輕人“像打游戲機一樣做農業”?搭載北斗導航技術的綠葉菜無人農機應用將是下一步探索的重點。
張國坤建議,可以在具備設施條件的前沿蔬菜基地先行先試,為全國蔬菜生產“機器換人”提供“上海經驗”。
市農業農村委黨組中心組成員,辦公室、計劃財務處、科技教育處、農田建設處、種植業管理處、農機化處、直屬機關黨委負責同志參加學習。青浦區黨組成員、副區長金俊峰陪同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