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7 09:00:16
2月5日,大口黑鱸(加州鱸魚)漁農光電高效綜合利用引育種智能展示車間啟動儀式在京舉行。本次活動旨在向全國業界展示介紹大口黑鱸(加州鱸魚)引育種技術及基于擬生態循環農法的全產業鏈科研成果。
圖為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黨委書記張鋒(圖中右四)、中國水產專家吳國正(圖中右三)在大口黑鱸(加州鱸魚)漁農光電高效綜合利用引育種智能展示車間時的情景
啟動儀式上,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黨委書記張鋒講話指出:種業是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的“芯片”。去年年初,農業農村部部署開展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水產種業質量提升”是重要內容之一。水產原良種場是水產種業的基礎,加強水產原良種場建設和管理是推動落實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行動的有效抓手。為了向行業展示介紹大口黑鱸(加州鱸魚)引育種技術及基于擬生態循環農法的全產業鏈科研成果,將重點圍繞‘擬生態循環新農法、立體式種養新技術、設施農業建設新材料、可循環再利用新能源、一二產零梗阻新業態、中國特色農業創新發展新驅動’六大板塊,全面展示擬生態循環農法實踐成果及權威專家團隊、擬生態循環農法在淡水水產品產業發展中的應用、智慧漁業系統搭建、淡水漁業產業發展問題系統解決方案等。
中國水產專家吳國正教授就擬生態循環新農法作了介紹,即運用材料科學系統化仿造原生態的生長環境,剔除自然環境中的不利因素,構建循環系統以實現互利共生、節約資源、提高產效、質量雙增。通過擬生態種養農業系統、擬生態糞便處理系統、擬生態專用飼料生產系統可以實現師法自然,最大限度降低外部因素對生物成長環境的干擾,以“擬生態循環立體式種養模式”為核心,通過“物種結構上互利共生”、“空間結構上多層復合”、“時間結構上經濟周期互補“,打破地區資源稟賦的限制,互利增效,同步提升品質與產量,產品完全符合國內質量標準和出口海外規范要求,經濟效益高;不添加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激素,并且系統內各種資源可以循環利用,真正達到了零污染零排放,對環境綠色友好。
圖為擬生態循環新農法的有關介紹
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剛剛啟動的智能車間分為大口黑鱸(加州鱸魚)種魚養殖區、魚苗養殖區、擬生態物理(生物)過濾區、擬生態立體式種養示范區等部分。具體展示了擬生態智能農業系統、擬生態專用飼料、擬生態過濾系統、神經聲學系統、擬生態增氧系統等;在擬生態魚苗養殖區,有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研發的實時水質監測數據的電子面板、手機聯動遠端操控系統演示;在擬生態種魚養殖區,有育苗、標粗、專用飼料及專業技能培訓等介紹;在擬生態立體式種養區,有鋼鐵研究總院研發的S20稀土耐候鋼,這種新材料免去了酸洗、鍍鋅、磷化、噴塑、涂漆等工藝,耐用抗腐蝕,壽命達50年以上。同時,還展示了未來都市農業所需的各種儲備技術等。 作者:魏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