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1 09:46:00
什么是小麥條銹病
小麥條銹病是典型的氣傳病害,被列為一類農作物病害,是西安小麥生產上的重大病害,嚴重威脅夏糧生產安全。據冬前冬后對發病點位監測調查,條銹病可在我市本地以菌絲體形態越冬,早春隨著氣溫回升,遇雨或結露即開始顯癥擴散,成為春季流行的主要菌源。
防治策略:“突出早發重點區域,搶抓關鍵時期,實施全面防控”的防控策略,以條銹病為重點,兼顧小麥赤霉病、蚜蟲、吸漿蟲等小麥中后期病蟲。在密切監測,查清發生區域和面積的基礎上,對條銹病達標區域實施統防統治,發生區域開展群防群控,爭取做到一次施藥,兼防病蟲的目標。
防控技術要點
返青拔節期:嚴格壓低菌源,加強監測調查,一經查到有條銹病發生的田塊,要立即組織對該區域開展應急防治(發病單片病葉或中心半徑500米范圍內的小麥田),做到發現一點,防治一片,最大限度阻斷早春傳播,達到壓低菌源基數,減緩條銹病傳播擴散蔓延。
拔節孕穗期:主攻小麥條銹病,兼治白粉病、蚜蟲、要前移防治關口,在條銹病發生初期,選用三唑類藥劑對麥田進行一次全面噴霧。當田間病葉率達到0.5%~1%,組織開展大面積應急防控,做到應防盡防。殺菌劑可用三唑酮、戊唑醇等,殺蟲劑可用吡蟲啉、吡蚜酮、噻蟲嗪等。
抽穗至揚花期: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多種病蟲發生為害的高峰期,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藥肥混用,與小麥條銹病防治緊密結合,全面推廣“一噴三防”技術,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引導群防群治。同時要兼防赤霉病,密切關注揚花期天氣,主動出擊開展預防,如遇連陰雨天氣,及時補防。殺菌劑應選擇能夠兼防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的藥劑,如戊唑醇或戊唑醇·咪鮮胺的復配制劑。
1、科學安全使用農藥。選購農藥要購買“三證”齊全的農藥。針對小麥病蟲發生情況,對癥下藥,科學準確選擇藥劑。
2、規范操作。施用農藥要嚴格按照農藥登記標注的使用范圍和劑量用藥,不得隨意加大劑量,不得亂混亂配農藥。
3、在指導防治時,選擇在晴朗無風天氣噴藥;根據不同的施藥器械,科學調整噴液用水量,確保防治效果。
4、突出統防統治。為確保防效,最好以鄉、村、組為單位,在防控關鍵時期,集中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作者:西安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處處長 王向平
(記者 胡小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