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2 08:53:15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數字鄉村。“十四五”時期如何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發展智慧農業,多位代表委員有話說。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建議,加快推進建設農村光纖寬帶等傳輸型基礎設施、農業物聯網等生產型基礎設施、農業農村數據資源平臺等共享型基礎設施、智慧水利等融合型基礎設施,并進行系統規劃和超前布局。
數字技術在農村的應用催生了很多新業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首農食品集團知聯會會長唐俊杰表示,目前農村在智慧物流、安全追溯、數字營銷等領域數字化轉型成果顯著,農產品流通行業也應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優化發展環境,統建數據標準,開展試點示范,強化服務能力,以支撐農村經濟社會高效穩定運行。
“智能育種、精量點播、葉齡管理、變量施肥、衛星導航、自動駕駛、無人駕駛、農情監測等先進技術在北大荒已經廣泛應用。”全國人大代表,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守聰今年全國兩會的關注點之一就是智慧農業。
在王守聰看來,我國智慧農業還處在起步發展階段,要想快速發展,“首先要聚焦農業關鍵技術攻關,實施產業數字化國家戰略。”通過采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機器人、無人駕駛等新興信息技術,實現對大田生產所需設施、裝備、作業機械的智能化優化和全自動控制。
種植業正在加速推進智能化,養殖業也不甘落后。“在飛鶴,奶牛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實現了標準化智能化。”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建議,通過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建設、規范制定,實現“從牛奶到奶瓶”的全程可追溯,建立乳制品行業供應鏈安全保障體系。
打通產業鏈,除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還應該鼓勵更多的數字技術企業、電商企業等社會資本投身到“最先一公里”建設中去,加快農業數字化體系建設進程。“產、供、銷三端應該逐漸實現數字化,達到減少人力投入、提升生產效率、完善農產品溯源和增產增收的目的。”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樺南縣樺南鎮鴻源農村資金互助社理事長孫斌建議,整合資源資金,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貸款貼息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投入農業數字化建設。同時要確保相關涉農數據和信息的安全性,做好必要的保密工作。
鄉村振興要照顧農民的感受、體現他們的需求,“數字鴻溝”是在此過程中不能回避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玉池村農民作家馬慧娟建議,可以通過加強農村地區成人網絡教育和基層文化協管員隊伍建設的方式來彌合城鄉“數字鴻溝”。
全國政協委員、威達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桐宇認為,農村居民還不能像城市居民那樣全方位、深層次地從互聯網上獲得生活與工作所需的信息,并以此產生收益,“還是應該注重結構性平衡,實現精準滴灌,加快彌合城鄉‘數字鴻溝’。” (據《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