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1 09:46:46
“今春風調雨順,土壤墑情足,小麥長勢旺,豐產基礎好,當前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小麥條銹病危害。”4月13日,在陜西省咸陽市召開的全省小麥條銹病防控現場推進會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胡小平為來自全省各地的參會人員展示了一副全省小麥條銹病發展蔓延示意圖。從示意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4月12日全省條銹病新增病縣9個。
眼下,陜西小麥由南向北陸續拔節抽穗,正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隨著近期氣溫回升快、降雨偏多的影響,條銹病已經進入快速擴散、流行階段。據陜西省植物保護工作總站調度,截至目前全省小麥條銹病發生面積144萬畝,為近10年來第二重發年份,預計全年將發生近千萬畝。
“目前,陜西小麥條銹病處于點片發生期,近期病害流行速率很大,病害增長迅速,是防治的關鍵時期。”據胡小平教授介紹,陜西關中是我國小麥條銹病的主要越冬區之一,陜南是我國主要的冬繁區之一,歷史上曾多次爆發流行,造成巨大的產量損失。
針對小麥條銹病流行的嚴峻形勢,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緊急召開全省小麥條銹病防控“1+6”現場推進會,即省級會場和6個市級分會場同時部署、同時啟動,堅持治早、治小,前移防治關口,及早開展全面普防,做到“縣不漏鎮,鎮不漏村,村不漏田”,全力遏制大面積爆發流行。
植保無人機、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在小麥條銹病防控觀摩現場,各式先進農機大顯神通。近年來,陜西省大力推廣大型植保機械和無人機防治技術,大力推廣農藥減量增效集成技術,統籌考慮穗期蚜蟲、赤霉病等重大病蟲,推行“一噴三防”技術,做到一次噴藥,達到多重效果,在有效控制病蟲為害的基礎上,做到減少面源污染,降低防治成本,實現增產增效。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組織一批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的專業化服務隊伍,充分發揮骨干和示范帶動作用,大力推進統防統治,提高防控效率、效果和效益。同時,組織植保隊伍深入一線,利用培訓會、現場會、明白卡、大喇叭等形式,指導群眾合理選藥、安全用藥、科學施藥,推進科學防控知識全面普及,確保生產安全。”陜西省植物保護工作總站站長范東晟介紹說。
“大戰20天,全面打贏小麥條銹病防控攻堅戰。”據悉,陜西省將成立4個工作組,對各地分批次開展檢查指導。今年小麥中后期病蟲防控,陜西省堅持“突出重點區域,搶抓關鍵時期,實施全面防控”的策略,按照分類指導、分區治理、科學防控的原則,以條銹病為重點,兼顧赤霉病、穗蚜等病蟲,推進全域普防。在準確掌握病蟲發生實況的基礎上,在同一生態區域,統一防治時間,實施統防統治,帶動群防群控,爭取做到一次施藥,兼防病蟲的目標。(記者 胡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