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 10:05:00
記者近日從云南大學獲悉,由胡鳳益教授團隊培育的多年生稻“云大107”近日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戛灑鎮試驗示范地獲得豐收,該項目為紅河流域干熱河谷稻區推廣應用提供了范例,特別是為以哈尼梯田為主的千年稻作生產方式提供了更多可選方案,為該區域的鄉村振興貢獻了新的農業科技模式。
該項目是在云南省科技廳和云南大學“雙一流”建設等項目的支持下,從2017年開始在戛灑鎮的梯田上進行2畝小規模試驗示范。經歷3年的種植,在水稻的適應性、穩定性和豐產性以及病蟲害防控等各個環節進行驗證,均獲得了成功。
項目在2021年開始在戛灑鎮開始大規模推廣應用,目前已經種植超過500畝,長勢喜人。經專家組實測驗收,“云大107”早稻示范片的畝產量為615.6千克,比鄰近非示范區畝產量高7.77%,取得了明顯的增產增收效果,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
胡鳳益介紹,多年生稻是水稻育種的一個創新,只需栽種一次,就可連續收割兩季或通過越冬后收割幾年,其間不需要再購種、育秧、犁田、耙田、插秧,極大地減少了勞動力投入,降低了稻農的勞動強度,并且產量保持相對穩定,突破了傳統水稻的耕作方式,實現了水稻的輕簡化生產。
(綜合央視新聞、人民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