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4 15:17:13
8月2日,記者從陜西省農業遙感與經濟作物氣象服務中心了解到,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導致陜北北部旱情迅速發展,7月28日綜合氣象干旱指數顯示,榆林東北部地區為輕旱,定邊、靖邊、子洲、榆陽區局地為重旱到特旱,其余地區為中旱。此次旱情為榆林地區近10年同期干旱強度最高年份。近期陜北地區仍將維持晴熱少雨天氣,旱情形勢異常嚴峻,對處于產量形成期的秋糧生產極為不利。
自6月下旬以來,榆林地區降水持續偏少,大部分地區降水較歷年同期偏少4到8成,吳堡、子洲、橫山、定邊、靖邊多縣(區)無降水日數達30天以上,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至4攝氏度。據榆林市農業農村局的旱情調查統計,截至7月30日,全市受旱面積590.32萬畝。受旱嚴重區域主要集中在西部白于山區和南部山區沒有灌溉條件的區域,受旱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雜糧、馬鈴薯為主。
當前,陜北春玉米正處于抽雄吐絲期,馬鈴薯處于花期。持續的高溫干旱將影響玉米雄蕊抽出,造成授粉不良,形成花籽粒;并影響植株生長,造成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葉片卷皺、干枯。為此,陜西省農業遙感與經濟作物氣象服務中心正研級高工李美榮建議,各地要根據受旱情況突出重點、分類施策,挖掘各類水源進行澆水抗旱。有灌溉條件地區,要充分發揮現有水庫以及灌溉設施的作用,加大引水力度,發動群眾全力進行抗旱保苗,實現應澆盡澆。灌溉條件較差的地區,要充分利用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壩等全力進行抗旱,努力減輕干旱影響。
同時,要加強作物田間管理,采取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及秸稈覆蓋等抗旱保墑措施,科學抗旱保墑。對無灌溉條件的旱作雨養區,可采取中耕、高培土等措施,增加土壤蓄水量。對澆過水或水源緊張的地區,可適時劃鋤中耕,切斷土壤表層毛細管,減少田間水分蒸發。高溫干旱對處于果實膨大期的蘋果生長極為不利,各種植區應做好灌溉與抗旱工作。可采取少量多次灌溉方式,保持土壤濕潤,也可采取樹盤覆草方式,減少土壤水分散失和蒸發。
旱情發生以來,榆林市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及時成立抗旱工作領導小組,抽調農技、植保、果樹、種業等132名技術干部組成5個抗旱技術指導服務隊下沉一線,全面開展抗旱救災工作。榆林市氣象部門啟動干旱三級應急響應,時刻關注天氣變化,并選擇合適機會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記者 賴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