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2 10:12:27
鹽堿地出苗難是制約鹽堿地作物生產的重要障礙因素,因此,在鹽堿地上種植,出齊苗就成功一半。目前,調控鹽堿地“鹽”“板”“瘦”等問題,主要采取包括增施有機質、合理深松、平衡施肥和調整種植結構等措施,投入大,見效慢,如何破解?
Δ微信資料圖片
9月29日,山東省農科院黃河三角洲現代農業研究院組織召開現場觀摩及技術研討會,對在該院東營基地“黃河三角洲鹽堿地作物微域生境調控一播全苗技術”夏播谷子作物應用現場進行實打測產驗收。該項目以鹽堿地出苗難的谷子作為試驗作物進行試驗示范,品種為濟谷22,示范規模3畝,處理區和對照區各1.5畝,在播前土壤含鹽量2.8‰的土地上,經現場實打驗收,處理區夏播谷子達到畝產250.9公斤,比傳統播種方式增產261.5%。
據了解,該技術是賈曦研究員科研團隊針對鹽堿地出苗難問題持續開展研發,以改善種子周邊微域環境為目的,通過有機無機物料覆蓋,破除土壤板結,有效緩解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期間的鹽堿脅迫影響,破解出苗難這一鹽堿地老大難問題。
以山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雜糧團隊學術帶頭人、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研究員管延安為代表的專家組認為,該技術大幅度提高了種子出苗率,實現了苗齊、苗壯,從源頭解決了鹽堿地出苗難問題。據了解,該項目組已研發出物料產品和配套農機裝備并進行了中試,可廣泛應用于黏質鹽堿地谷子、大豆、高粱、苜蓿等作物播種,提高鹽堿地作物種植經濟效益,支撐和引領黃河三角洲鹽堿地高效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