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0 15:50:18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17日刊登題為《垂直農業:沒有天花板的生意和通往未來糧食安全的一把鑰匙》的文章,作者是亞歷克西婭·科倫巴·赫雷斯。全文摘編如下:
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說,農業系統已處于極限,“三分之一的農作物種植和近一半的灌溉農作物種植受到土地退化的影響”。
為了使農業能夠在未來養活世界人口,要用比現在僅多5%的自然資源消耗,生產比現在多70%的糧食。
彌補糧食缺口
在這種情況下,正如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所專家霍安·列拉德瓦利指出的那樣,“我們需要肥沃的城市”。其中一種解決方案是推廣“垂直農業”。
“垂直農業”是一個在城市中心蓬勃發展的市場。它利用摩天大樓的露臺呈現了“農作物種植塔”的景象,或者讓巨大的室內空間全年飄散著薄荷和羅勒的氣味。技術人員通過平板電腦以菜單模式控制農作物的光照。
城市建設將更加節能,建筑物的外墻將能夠呈現綠色基調,以符合日益普及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在糧食安全成為城市緊迫挑戰的情況下找到未來解決方案。
據咨詢機構預測,到2026年,“垂直農業”產業的全球規模可能將達到127.7億美元。因此,這是一項正在吸引越來越多追隨者的生意。這種在堆疊起來的架子或塔上進行種植的做法能夠在較小的環境中種植大量農作物。
擁有諸多優勢
“垂直農業”是農作物生長方式的優化。據“垂直農業”研究機構稱,在蔬菜種植方面,“垂直農業”1平方米的產量與傳統農業50平方米的產量相當。根據聯合國的數據,與傳統農業相比,“垂直農業”的溫室具有節水約95%且不使用農用化學品的優勢。
“垂直農業”可以使用兩種光照來源:一種是直接來源,即太陽光,另一種是間接來源,即用LED燈加速農作物的生長過程。此外,“垂直農業”是一種非本地化的解決方案,可以應用到世界任何地方,非常適合極端氣候地區和依賴糧食進口的島國。
“垂直農業”將改變從農場到餐桌的供應鏈模式,并通過鄰近生產和縮短運輸距離來減少碳足跡。全世界大約40%的農產品損耗在運往大城市途中。
“垂直農業”的另一大優勢是,其產品一年365天都可以保證供應,不受天氣和季節條件的影響。它基于一種循環經濟模式,能最大限度地重復利用剩余產品。它使用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和算法來收集數據,并使整個種植過程實現自動化。
“垂直農業”使用的主要技術是水培法,無需土地來種植農作物,只需將作物根部浸入富含營養的液體中。事實上,據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預測,到2023年,全球水培農作物市場規模預計將增長到7.25億美元左右。
逐漸走向成熟
韓國、以色列、中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都在開發“垂直農業”項目。技術咨詢企業IDTechEx的一份報告指出,圍繞“垂直農業”的投資正在持續增加,自2016年以來,已經投入了超過1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亞洲和美國。日本已經擁有240多個“垂直農場”,預計未來5年還將翻一番。
在西班牙,這方面的方案正在逐漸成熟。初創公司Groots就是一個例子。除了在巴塞羅那的工作之外,該公司計劃明年將業務擴展到馬德里。這家初創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卡洛斯·戈麥斯介紹說,該公司的方案將“三種系統結合在一起,即水培種植、高效利用空間的垂直種植以及受控環境下的新型農業”。
戈麥斯說:“每株作物都會先經歷發芽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我們將種子放入可以替代土壤的基質中。我們設計光照條件,并準確設定到達作物的波長。如果我們想讓作物長得更快或有更多的香氣,我們會為它們設定特殊的光照條件。我們先把它們放在架子上。當它們開始生長并且我們意識到開始需要更大空間時,我們便將它們移到種植塔上。這需要30到45天,目前主要種植的是香料和綠葉蔬菜。”
該公司的垂直農場占地面積約為2500平方米。他們正在其中嘗試創建“作物工廠”系統。
戈麥斯說:“就像汽車工廠和其他行業的工廠一樣,我們力求將一切系統化并生產高質量和新鮮的產品。”
這種方式的生產效率是傳統農業的40倍。“這是因為,作物的根不必努力向下生長以尋找水,因為我們已經直接為它們提供了水培環境。LED照明的能耗較高,因此我們用太陽能電池板覆蓋了整個樓頂。這就是經濟效益與可持續性和自給自足相結合的方式。”戈麥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