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 10:58:45
一個村莊也要有“CEO”(首席執行官)?
他們的工作內容是什么?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開出20萬元年薪的優厚待遇,招聘農村職業經理人,引發網友強烈關注。臨平區農業農村局介紹,農村職業經理人主要的職責是盤活農村資源,幫助運營村集體產業,提高村民收入,促進鄉村更好發展。當地已經從業一年的農村職業經理人表示,這一職業的最大的挑戰,是溝通和協調各方,制定長期發展規劃。
人社部2019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從當年起5年內,我國對農業經理人的需求總量預計將達到150萬人左右。
高薪招聘農村職業經理人
10月8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農業農村局發布招聘公告,為該區所屬三個村招聘三名農村職業經理人,要求年齡30-45周歲,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應聘成功后,年薪20萬元(含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及工會費等),另有績效獎勵(由各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自行制定),首次聘期2年。
農村職業經理人是近年一個新興職業,被形象地稱為“鄉村CEO”。其主要職能是策劃運營,結合鄉村本地資源情況,打造特色項目,發展特色產業,吸引外界流量,實現鄉村富裕興旺。
美麗丁河村。資料圖片
丁河村是臨平區此次招聘農村職業經理人的村之一。招聘公告介紹,該村要求應聘者的專業為經濟學類、工商管理學等,另外要求從事文旅策劃管理方面的工作3年以上。其崗位職責主要是開發該村自然和人文資源,吸引工商資本和人才,整合、管理該村已有旅游業態。招聘單位是杭州市丁河鄉村產業運營公司。
10月14日,丁河村村委會工作人員介紹說,丁河鄉村產業運營公司是村里成立的。就報名情況來看,該崗位很有吸引力,目前已有多人應聘,且履歷都很優秀。應聘者通過資格審核后,筆試之前,村里會組織他們實地走訪參觀,以更好地了解該村情況。
“農村職業經理人要對農村有深刻了解,如怎么發揮農村的環境優勢,還要詳細了解各級政府的相關政策,以及招商投資等。”該工作人員介紹。做經營方面的工作,僅憑村委會可能力量有所不足,所以需要專業人士幫忙。
臨平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表示,招聘農村職業經理人,就是為了盤活農村資源,幫助運營村集體產業,提高村民收入,促進鄉村更好發展。
從業者稱最大挑戰是溝通協調
這并不是杭州第一次招聘農村職業經理人。早在2019年,杭州市余杭區就開始集中招引農村經營管理人才,招聘形式與此次臨平區類似。
據《浙江日報》報道,2020年余杭區招聘8名農村職業經理人,共有412人報名,錄取比例為1/51,其中塘棲村錄取比例更是達到1/114。報名者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碩士 75人、博士1人,有原本供職于地產行業的“金領”,有來自京、滬金融投資圈的MBA(工商管理碩士),還有長年深耕美麗鄉村旅游發展的規劃設計師等。
杭州市臨安區 80 后唐梅紅,于2021年底應聘上崗,成為余杭區楓嶺村職業經理人。她介紹,此前她一直從事文旅方面的工作。她還做過鄉村運營師,工作內容與現在類似,主要是打造升級鄉村已有業態,以及引入新的業態。
例如,村里的一家饅頭鋪,原本只是單純經營早點。他們與老板溝通交流獲得同意后,對饅頭鋪進行改造升級,讓經營形式豐富起來,可以讓客人體驗做饅頭,可以成為小孩子的研學場所,或者將饅頭制成伴手禮等。
對農村的深厚感情,讓唐梅紅更進一步選擇成為農村職業經理人,加上她是杭州本地人,可以更好地理解當地文化,方便溝通協調。入職楓嶺村所組建的公司時,她是“光桿司令”,既是CEO,也是員工。“村里資源的梳理、村莊文化的調研、閑置資產的摸排、活動策劃執行、剪輯視頻等,全都是我一個人在做。”唐梅紅介紹。楓嶺村一半土地是茶園,茶也是該村主要產業,以往村民主要靠銷售新鮮茶葉或自己加工賺錢。經過重新規劃后,村里從源頭開始把控、提升茶葉品質,利用廢棄廠房建設茶產業設施,同時積極吸引游客前來體驗等。
唐梅紅認為,做農村職業經理人,最大挑戰是溝通、協調各方。“要平衡考慮好各方面的情況,兼顧各方訴求,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唐梅紅說。經過近一年的工作,她的能力得到各方認可,團隊也擴展到了3人,2名員工都是有活力的年輕人,其中一人還是碩士研究生學歷。
實施農業職業經理人“頭雁”計劃
浙江之外,湖北、四川、云南等多個省份也有類似的農村職業經理人。
為壯大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市深化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的十條措施(試行)》,實施農業職業經理人“頭雁”計劃,爭取到2025年培育“頭雁”1000人以上。
成都市蒲江縣80后、耙耙柑種植戶李女士,也是一名農業經理人。與唐梅紅不同,她并不受雇于村。李女士介紹,3年前,她在接受當地政府組織的培訓后,成為農業經理人。培訓內容多種多樣,有種植、養殖技術,也有電商經營等。“目前我還是主要經營自己的果園。其他村民咨詢相關技術經驗,我也會幫忙。我把自己的果園經營好,也可以接受村里或者其他果園老板的聘請,幫助他們管理。”李女士說。在她看來,最適合她身份的稱呼是“新農人”。
四川省廣元市農業經理人王女士(化姓)與李女士類似。“我們這邊的農業經理人目前更像是專業化農民,因為我們當地農村的發展水平和資源情況,與浙江有所區別,所以管理形式有所不同。”王女士說。她主要從事土雞養殖,年出欄量10萬只左右。同時,她也會免費向其他養殖戶提供經驗技術,還會幫村民免費帶貨。
“等我們這里的養殖或者種植規模大了,或者建立起產業鏈,就需要統一經營。”王女士表示。隨著農業進一步發展,會需要更多專業人才。
新聞多一點
我國需要150萬名“鄉村CEO”
據人社部估算,到2019年,農業經理人從業人員在全國已經超過286萬人,遍布在全國各地鄉鎮和村組。2019年,農業經理人作為新職業,正式納入我國職業分類大典。
培育農業經理人也成為加強農業領域人才隊伍建設、提升農業從業者生產經營能力的重點,見諸各項政策文件。2021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提出加快培養農業生產經營人才,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支持農民合作社聘請農業經理人。2020年人社部和農業農村部頒布了農業經理人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人社部 2019 年發布的《新職業——農業經理人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顯示,農業經理人活躍在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是農業規模化經營的核心人物、農業現代化的領軍人才,在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具有光明前景,率先成為引領風氣的高素質農民。
上述報告預計,未來五年(2019年至2024年)我國對農業經理人的需求總量將達到150萬左右。隨著規模化經營的規模擴大和精度提高,職業內部可能會細化勞動分工,形成生產管理、銷售管理等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