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0 09:49:36
為加快補齊丘陵山區農機化短板,12月8日,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聯合有關農機生產企業、鑒定推廣機構和農機服務組織,在廣西北海舉辦了一場丘陵山區和水田特色動力機械現場演示活動,搭建丘陵山區特色農機技術、產品和裝備成果展示、學習交流與推廣應用的平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據了解,丘陵山區耕地面積、農作物播種面積均占全國的1/3左右,是我國糧食和特色農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2021年,丘陵山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不到50%,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多個百分點,提升丘陵山區機械化水平成為促進全國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演示活動以南方丘陵地區常用農業機械為重點,設置典型丘陵山區和水田應用場景,將生產技術和機具配套方案全景式地展示。在北海市合浦縣豐裕生態果業基地,一塊坡度居于15—20°、面積50畝的丘陵地和一塊10余畝的水田地成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履帶拖拉機、鉸接式拖拉機、軌道運輸機等20余臺丘陵山區和水田動力機械作業演示舞臺。丘陵山區演示環節,結合旋耕、開溝、施肥、培土、植保等不同農田作業場景,展示了丘陵山區動力機械的爬坡能力和通過性能,以及部分產品360°原地轉彎的技術優勢。水田演示環節,展示了多款輕量化、寬履帶拖拉機和輪履互換拖拉機的作業性能。此外現場還演示了模塊化切換、機電液一體化操控、遠程遙控等丘陵山區適用技術。
中國工程院羅錫文院士,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站長劉恒新、總工程師儀坤秀,廣西農機化服務中心主任李鳳云、北海市副市長歐余軍等出席了本次活動。
作者:楊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