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9 17:48:18
“蘋果樹要留主枝,重疊和過密過粗的樹枝不能要,長得矮的枝條因光照不好要剪掉,剪枝后要及時涂抹愈合劑,防止傷口開裂腐爛……”當前正值春季果樹管理時期,陜西省榆林市科技特派員王亞武走進綏德縣薛家河鎮雷家峁村山地蘋果種植基地,為當地果農傳授果樹剪枝“真經”。
王亞武是綏德縣園藝技術推廣站的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也是市管專家和科技特派員,長期在一線從事果樹、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指導工作,有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在現場,王亞武就果樹拉枝、修剪整形、剪枝定桿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要領進行了現場示范,耐心講解在種植管護過程中會出現的常見問題。果農們認真聽、仔細看,并上手實踐、相互交流心得,收獲頗豐。
據了解,雷家峁村從2017年開始通過“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模式發展山地蘋果產業,目前全村山地蘋果面積達到3000余畝,且大部分為標準化果園,由雷家峁村集體進行管護。由于農村普遍缺乏勞動力和技術人員,加上管護經驗不足,春季果樹修剪成為當前的一大難題。
“我們村主導產業就是山地蘋果,以前對剪枝的時間和方法完全是憑感覺,沒有什么要領,今天科技特派員現場進行技術指導,讓我們認識到科學剪枝對果樹生長和結果有多么重要,以后我們在山地蘋果產業發展上就更有信心了。”雷家峁村黨支部副書記馬艷感慨道。
目前,綏德縣23萬畝山地蘋果均到了剪枝的關鍵環節。剪枝的主要目的是調整樹體的整體結構,改善通風透光條件,解決大小年掛果情況,減少病害蟲的滋生,為蘋果的優質豐產打好基礎。
王亞武說:“下一步,我還要到吉鎮、崔家灣鎮、白家鹼等鄉鎮,通過現場指導和室內培訓等多種方式,幫助果農解決果樹修剪、施肥、管護難題,讓綏德山地蘋果管護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真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紅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