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 18:38:56
走進張家鄉張家村青崗坪食用菌種植基地,一排排整齊有序的香菇大棚映入眼簾,棚內菌棒整齊排列,散發著淡淡的菌香,朵朵香菇破袋而出、升柄展傘,個頭飽滿。工人們來回穿梭于大棚之中,采菇,分選,裝框……忙得不亦樂乎,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
張家鄉地處秦嶺深山區,森林覆蓋率達94%,自高山草甸北牧灘而下的條條清流匯聚于紅河之中,為這片土地帶來郁郁生機。得益于優良的自然環境,張家鄉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在深山潮濕環境中生長,用無污染河水澆灌出的香菇,無論在外形、質量還是味道上都屬上乘。
據張家村黨支部書記朱喬龍介紹,香菇具有不與農爭時、不與糧爭地、生產周期短,見效快、收益好的優點。張家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引進了全套的菌棒生產、鮮貨倉儲以及烘干設備,不斷延鏈補鏈強鏈,推動食用菌產業增量提質。此外,充分考慮群眾就業問題,張家村還與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安排部分無法外出的群眾在基地務工,讓他們既能照顧家里,也能在家門口獲得收入。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張家鄉立足當地生態環境優勢和資源稟賦,按照兩當縣“八有”山地立體農業發展思路,積極推動生態農業的發展,成功打造了河谷地“藥果菌”產業帶。今年,香菇種植規模達到40萬袋,預計產值達到240萬元。食用菌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增強了村集體經濟實力,也促進了當地群眾的收入增長和致富進程,為鄉村振興奠定了產業之基。(張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