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14:02:46
立冬過后,寒風凜冽,走進成縣紙坊鎮張效弟中藥材收購加工廠,藥香迎面撲來,一堆堆如小山般的中藥材堆放整齊,打包機聲、粉碎機聲轟鳴不斷,工人們正在忙著分揀、粉碎、打包、裝車,各個環節有條不紊,為這個悠閑的季節增添了一份豐收的喜悅。
紙坊鎮代塄村半夏種植基地 陳爭強攝
紙坊鎮廟下村的車小云是中藥材種植大戶,去年他在村上的建議下種植了25畝款冬花,收入了5萬元,讓他的日子越來越好。提起燈花的種植,他得意地說:“村上建議種的時候我還懷疑,沒想到種款冬花不僅投入少、價格好,啥地都能長,收的次數多,真的是種對了。”
看到種植款冬花明顯的收益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今年以來,立足適宜款冬花種植的地理條件和豐富的荒坡地資源,紙坊鎮引導群眾盤活土地資源,發展燈花種植350余畝,讓群眾走出了特色產業助農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紙坊鎮梁河村群眾收割中藥材艾草 劉建軍攝
款冬花種植只是紙坊鎮發展中藥材種植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紙坊鎮依托自然稟賦,將產業興旺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石,按照“調結構、育龍頭、建基地、帶農戶”的農業產業發展思路,全力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桔梗、款冬花、半夏等中藥材9300畝,實現年產值1300多萬元,為助推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動能。
“與傳統產業相比,中藥材具有管理簡單、投入少、種植收益顯著等特點,能夠利用荒坡地、核桃林下套種優勢,提高土地綜合收益,群眾種植的意愿強。” 紙坊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廖利強說。
群眾在合作社挑揀中藥材 楊志新攝
在大力發展壯大中藥材種植規模的同時,該鎮通過內培外引、人才賦能、村企共建、合作社助力、政策支持等模式,引進中藥材種植龍頭企業5家,建成收購加工廠2家,發展種植大戶50家,打造了一條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中藥材產業鏈,走出了一條產業帶動、勞務增收、合作共贏的致富路,讓中藥材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據藥材收購大戶張效弟介紹,立冬過后,正是中藥材收購的高峰期,每天廠子里要收購各種中藥材近5噸,每天要雇傭100多人進行藥材收購、晾曬、打包等,每年工資性支出就需要20多萬元。“合作社離我們家不遠,在中藥材收購期,每天將孩子送到學校就可以來這里務工,一個月大概收入2000元,夠我們一家零花了。”紙坊鎮紙坊村村民杜會琴高興地說。
近年來,紙坊鎮把中藥材種植作為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新興產業來培育,全方位推動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發展,開出中藥材促進鄉村振興的“良方”。(董康平)